安藤忠雄先生設計了一處圓形的採光井,讓光線從上方傾洩而下,大展安藤先生的光影魔術;沿著圓形空間而下的弧形樓梯,引領著參訪者向下探望奇妙的光影變化。天井的正下方是圓形的淨空廣場,在這裡其實放置任何東西都會感到多餘,但是設計者高明地擺放著兩、三把壓克力的透明椅子,似有似無的座椅,呈現出一種哲學的曖昧與矛盾。
--李清志《安藤忠雄的建築迷宮‧空間中的思索 西田幾多郎哲學紀念館》,頁19


在台灣尚未對安藤忠雄如此發燒的時候,就已悄悄地讀完安藤忠雄帶有自傳性的作品《安藤忠雄的都市徬徨》(原著於1992年出版,台灣的翻譯版本於2002年問世)。確切的機緣已經不記得了,或許是因為太愛田園城市,而開始閱讀與建築相關的書籍,又或許是某日看到光之教會的照片而被其光與影的構置深深震懾。


真正體驗到建築的魅力,是透過阮慶岳。由於兼具建築師與作家的雙重身份,在書寫建築上避開了過度專業性的辭彙,以獲取精神形貌的方式,萃取出建築師觀看的精隨,對於缺乏建築基本知識的讀者而言,透過此種文本進入了感官與概念交融的建築體驗,能夠暫時放下積沙成塔的建築過程,直接享用由建築透出的複雜味道。也正因如此,建築已不再是單純的屋頂與牆壁的結合而已。


再回到安藤忠雄吧。昨日讀完李清志的《安藤忠雄的建築迷宮》,除了許多建築照片得以一窺清水混凝土的內外風貌外,作者對於建築的解讀,也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。如同所引用的這一段文字,作者配合著照片如導遊般解說建築的內部構造,讓讀者透過「文字之眼」去貼近、去感受光影的配置與建築所透出的純粹感,最後,我們從物質順乎進入了精神的領域,那「哲學的曖昧與矛盾」,藉由廣場的壓克力座椅開啟了形而上的光的大門。書中處處可見作者對於安藤建築的此般揭示,建構出與安藤的人生歷練若合符節的精神思維,或者可說,安藤在他的建築中設下了若隱若顯的枝微末節,當參訪者與其「心靈相通」時,感受到的將不只是瞬間的激動,而是可以循線溯源至創作的心念,以及建築與此等心念之間的對應關係。我認為,這就是一種光度建築,不只是可見可感的光,還包括能與建築同等駐留的心靈之光。於此,設計概念與執行的好與壞,將高下立判。


安藤忠雄大刀闊斧的實踐力與堅毅的信念,是否藉由這次的「安藤熱」傳達到「安藤迷」的心中呢?當安藤忠雄陸續接下大型的國內外公共建設而被大眾所熟知之時,我所希望的是不要只以「名人」的泛泛觀感而人云亦云。我們的社會早已不乏這類角色。


以下是推薦書單:
1.介紹日本美學的小書,可做入門來讀,田園城市出版,作者皆為李佩玲:
《和風浮世繪—日本設計的文化性格》
《和風賞花幕—日本設計美學的演繹》
《觀美如霧—一種觀看的框架》


2.已讀過的阮慶岳建築書,當然還有許多未讀的:
《弱建築從《道德經》看台灣當代建築》,田園城市
《開門見山色:文學與建築相問》,麥田
《煙花不堪剪:文學與建築的對話》,田園城市
《屋頂上的石斛蘭:關於建築與文化的對話》,與謝英俊合著,木馬文化


3.已讀過的李清志建築書,文筆很好,容易進入狀況:
《安藤忠雄的建築迷宮》,田園城市
《東京建築酷斯拉—李清志的城市漫遊地圖》,遠流


4.安藤忠雄的著作:
《安藤忠雄的都市徬徨》,田園城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ndy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